三更半夜的三更:探寻古代夜生活奥秘

频道:手游资讯 日期: 浏览:15

“三更半夜”中的“三更”指的是古代时间制度中的一个时间段。在古代中国,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大约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。这十二个时辰分别是:子时、丑时、寅时、卯时、辰时、巳时、午时、未时、申时、酉时、戌时、亥时。

其中,“三更”通常指的是亥时到子时的时段,即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。这段时间通常被认为是夜晚最黑暗、最寂静的时刻,也是古代人们休息的时间。

三更半夜的三更

因此,“三更半夜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深夜,特别是在夜晚的亥时到子时这个时间段,表示时间非常晚,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已经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刻。你有没有想过,当夜幕降临,星星点点,我们口中的“三更半夜”究竟指的是什么时间呢?今天,就让我带你一起揭开这个谜团,探索一下古代的“三更”究竟相当于现在的几点。

一、夜深人静,三更时分

想象夜已深,月亮悄悄爬上天空,星星闪烁着它们的光芒。这个时候,我们常常会用“三更半夜”来形容这个时间。那么,这个“三更”究竟是指的几点呢?

根据历史资料,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。而夜晚的五个时间段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五更”,每个更也是两个小时。具体来说,三更指的是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,这个时间段又被称为“子时”。

二、古代计时,十二时辰

要理解“三更”的时间,我们不得不提到古代的计时方式——十二时辰。这种计时方式源于西周时期,后来在汉代得到了完善。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,分别是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
三更半夜的三更

每个时辰对应现代的两个小时,具体对应关系如下:

- 子时:23:00—1:00

- 丑时:1:00—3:00

- 寅时:3:00—5:00

- 卯时:5:00—7:00

- 辰时:7:00—9:00

- 巳时:9:00—11:00

- 午时:11:00—13:00

- 未时:13:00—15:00

- 申时:15:00—17:00

- 酉时:17:00—19:00

- 戌时:19:00—21:00

- 亥时:21:00—23:00

可以看出,三更正好对应子时,也就是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。

三、更夫打更,夜生活节奏

在古代,由于没有现代的时钟,人们如何知道具体的时间呢?这就不得不提到更夫这个职业。更夫负责在夜间每隔一个时辰打更,以此来告诉居民现在的时辰。

每个时辰的打更方式都有所不同,比如三更的打更方式是一慢两快。这样的打更方式,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时间,也成为了古代夜生活的一部分。

四、成语释义,三更半夜

“三更半夜”这个成语,其实是由两个近义词重复组成的,也就是说,三更和半夜代表了同样的意思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宋史·赵昌言传》:“四人者日夕会昌言第。京师为之语曰:‘陈三更,董半夜’。”

从这个成语中,我们可以看出,古代的人们对“三更半夜”这个时间段的认知,以及他们对这个时间段的描述。

五、三更半夜,生肖鼠

让我们来了解三更半夜对应的生肖是什么。根据古代的计时方式,三更对应的是子时,而子时对应的生肖是鼠。所以,三更半夜,也就是子时,对应的生肖是鼠。

三更半夜的三更指的是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,这个时间段又被称为“子时”。古代的计时方式、更夫打更、成语释义以及生肖鼠,都为我们揭示了三更半夜的奥秘。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“三更半夜”这个时间段有更深入的了解。